中國卡車信息網 >> 物流運輸 >> 正文
駕駛員無貨運從業資格,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文章來源:南大港司法  作者:  發布日期:2019年01月02日  
分享按鈕

  2016年8月,被告人魯某甲駕駛重型半掛牽引車在高速公路行駛時,與在應急車道臨時停車的被害人魯某乙駕駛的小型轎車發生碰撞,致魯某乙當場死亡。經認定,魯某甲承擔事故主要責任,魯某乙承擔事故次要責任。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合理損失共計75萬元。另查明,肇事車輛登記所有人為被告人魯某甲,其在某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交強險保險金額為12萬元,商業三者險保險限額為50萬元,并不計免賠。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魯某甲駕駛證載明其準駕車型為A1A2,魯某甲有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客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但無貨運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原審被告人魯某甲與某保險公司簽訂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合同》約定,依照法律法規或者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有關規定不允許駕駛被保險機動車的其他情況下駕車,不論任何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和費用,保險人均不負責賠償。

  裁判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魯某甲違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規,發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其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的合理經濟損失應予賠償。魯某甲具備A1A2駕駛資格和道路經營許可證,具備駕駛貨運車輛的資格,某保險公司辯解的“被告人沒有經營性道路貨運駕駛員的從業資格證,保險公司應予免責”的免責事由不成立。

  某保險公司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從事運輸行業的駕駛員無貨運從業資格證,僅表明其不具備通過駕駛貨運車輛獲取報酬的資質,而不能表明其不能駕駛機動車,也并未顯著增加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進而增大保險公司理賠的風險,保險公司不能免責。二審法院遂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被告人魯某甲無貨運從業資格證能否作為保險公司免除商業三者險賠償責任的事由。

  從保險合同的約定來看,保險公司與魯某甲簽訂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合同》雖約定“依照法律法規或者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有關規定不允許駕駛被保險機動車的其他情況下駕車,不論任何原因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和費用,保險人均不負責賠償”,但并未明確依照哪些法律法規,更未明確無貨運從業資格證不得駕駛被保險機動車,也不能證明保險公司已經履行了提示和告知義務。并且,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與運輸管理部門是兩個不同的部門,駕駛員無從業資格證違反的是運輸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而非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

  從駕駛證和從業資格證的區別來看,機動車駕駛證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的許可駕駛某類機動車的法律憑證,而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是通過交通部門道路運輸有關知識、技能考試合格后,由運輸管理部門核發的一種證件,是駕駛員通過職業駕駛等活動獲取報酬的一種資質。從事運輸行業的駕駛員無貨運從業資格證,僅表明其不具備通過駕駛貨運車輛獲取報酬的資質,而不能表明其不具備駕駛機動車的能力和資格,也并未顯著增加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進而增大保險公司理賠的風險。所以,保險公司以魯某甲無貨運從業資格證而免除賠償責任,并不合理。

  從駕駛資格來看,原審被告人魯某甲持有準駕車型為A1A2的機動車駕駛證,肇事貨車屬于準駕車型。魯某甲還持有客運駕駛員從業資格,并有多年客運駕駛從業經歷。魯某甲駕駛涉案貨車在高速公路行駛并未違反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有關規定。

  綜上所述,保險公司不能以有駕駛資格而無從業資格的駕駛員駕駛準駕車型發生交通事故而免除商業三者險賠償責任。


▋新聞關鍵詞:
信息檢索
關鍵字
最新專題
圖片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幕资2021